“儿女从来不听我建议”,诺奖获得者丁肇中的幽默透着清醒

来源:新京报 发布:2023年05月19日 作者: 人气:93897

不随便给人提建议的尊重和距离感,反而更容易令人认同与接受。

撰稿 / 叶克飞(专栏作家) 

▲2023年5月16日,87岁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丁肇中在“高能论坛”做报告。图/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官方网站

“我有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他们从来不听我的建议。”

据中国新闻社报道,5月16日,在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主办的高能论坛上,当被问及对学物理的年轻人有什么建议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丁肇中这一句幽默回应,赢得了现场年轻人的热烈掌声。

按照许多人的思维,40岁就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丁肇中,拥有87年的人生经验,当然有资格指点年轻人,在物理学和人生层面都是如此。但是,丁肇中却以幽默方式告诉大家,成年人理应控制自己的指点欲望。

这就是智者的自觉。在这句幽默应答里,丁肇中并非否认自身乃至成年人的经验与价值,而是出于智者的谦逊和对年轻人的善意。因为,世界始终处于变化中,经验从不是万能的。个体的人生经验也仅仅代表自己,并不适合所有人。

在当天的论坛上,丁肇中还说道,“做新的仪器,我个人觉得一定要做最好的,要做别人觉得不可能的,很多人反对的,这样才能走在别人的前面”。科学创新如此,人生同样如此,这也正应了一句话:人类文明之所以进步,往往是因为年轻人不听老一辈的话。

与这句话相反,我们的社会有许多强调经验的俗语,比如“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听人劝,吃饱饭”“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还多”,老一辈指点年轻人的人生被视为理所当然。

社交媒体平台兴起的这几年,在各种平台渠道向年轻人提“建议”的人很多,其中不乏真诚与洞见,但也有不少内容激起了年轻人的反感,以至于“建议专家不要再建议”一度登上热搜。

当然,也有像丁肇中一样清醒的人。比如,蔡明就曾在电视节目中公开提出,父母不该对儿女的人生指手画脚,这样做的初衷虽然是出于对儿女的爱,但父母如果将自己的人生经验套在儿女身上,甚至强迫儿女走自己的老路,不过是悲哀与不幸的代际相传而已。

▲2022年5月23日,浙江工业大学莫干山校区应届毕业生在校园内合影。图/新华社

人类文明的演进,某种意义上也是一次次“不听话”的过程。尤其是在一次次历史变革中,推动时代前行的人总是时代的叛逆者和颠覆者。文艺复兴时代的大师们,颠覆的是中世纪以来的僵化观念和宗教桎梏;工业革命的科学家们,颠覆的是前现代社会的工业模式和城市格局……

作为科学家的丁肇中,深知创新的重要性,也更容易洞悉一个事实:世界正处于一个经验频频失效的时代。

在人类历史上,“经验”一度是最重要的东西。那时候,人类生活半径狭小,社会关系也基本固定,而获取资讯的渠道甚至仅仅是口口相传……也只有在那时候,“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还多”才会很有说服力。

因为,在简单而节奏缓慢的小农时代,大多数事情都是重复机械的,如何种地,如何割草,如何打柴,如何剁肉,全都是熟能生巧的活计。大多数生活经验也无可取代,比如对天气的判断,对婴儿的照顾等。甚至可以说,在那时候,经验是唯一可以传于后人的东西。

但在当下,许多固有经验都在失效。《乔布斯传》一书也曾提到,乔布斯从不请咨询师,他甚至常常跟咨询师对着干。可以说,如果乔布斯因循当时的商业发展惯例、拘泥于咨询师的“经验之谈”,而忽视了时代的变化和创新的魔力,大概就不会有今天的苹果公司。

“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孟子》里的这句话,也早已告诉我们,无论是“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还是“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都多”,实际上都带着一些不适当的优越感,这种优越感很容易让人将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他人。

丁肇中这番幽默回应,赢得了现场年轻人的热烈掌声,这说明,不轻易提建议,有时候反而更容易令人认同与接受。

当然,有必要提醒的是,年轻人也无需将所有“建议”都视为洪水猛兽。事实上,经验的传递早已成为人类的基因,而面对他人的善意指点,取其精华也是一个有利于成长的学习收获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