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程码下线、核酸取消,旅游业的春天还有多远?

来源:搜狐旅游 发布:2022年12月12日 作者: 人气:93311

“通信行程卡”将于12月13日零时起正式下线的新闻,在旅游业界的朋友圈再度刷屏。

这让搜狐旅游想到,6月29日,工信部宣布行程卡取消“星号”标记,同样让旅游圈人士一度振奋。但这一次,我们都知道,当行程码成为历史,这一步迈出,将不可能再回头。

当囤药、抢抗原成为我们疫情生活中的又一插曲,当“共存”成为必然,受疫情打击最惨重的旅游产业无疑将迎来真正的复苏,现在只是时间点的问题。

旅游业三年来“最重要的转折点”

自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发伊始,旅游业就最先成为“被迫躺平”的产业。组团游、机+酒暂停,国际航班、跨省游“熔断”,疫情这三年无疑将成为旅游业界最不堪回首的岁月。

根据中国文旅部统计数据,2010-2019年,我国旅游业总规模实现稳步增长,国内旅游总收入从1.57万亿元增至6.63万亿元。然而受新冠疫情影响,旅游业自2020年起连续三年遭受重创,几近陷入停摆。

疫情一次次卷土重来,旅游一度度收紧,每次新一波疫情到来,就得封控、景区关闭、退票退房,让本来就入不敷出的旅游从业者雪上加霜;由于疫情影响,有多少人三年来“非必要不出游”,宅在家里,“躺平”度假。

过去搜狐旅游同业内一道,期盼了无数次:《全世界都在期待中国游客回来》《层层加码、游客滞留,到底谁最受伤?》《当黄金周遭遇疫情:九寨黄龙门可罗雀》《亏了842亿的民航业能救活吗》《一个月领8天工资,出境旅行社还剩最后一口气》《全球旅游业强势复苏,那我们呢?》……但旅游业界都清楚,唯有等待艰难一步的迈出。

而如今,终于迎来了“三年以来最重要的转折点”。旅游业太需要一次“触底反弹”的机会了。

虽然现在是冬天,但复工复产让文旅人看到了旅游行业的春天。目前,正将迎来元旦、春节两个重要的旅行高峰期,在后续各地落实好在地政策后,预计新年春节市场或将成为旅游市场三年以来最重要的反弹节点。

以甘肃张掖市为例,12月10日召开的文旅市场提振复苏座谈会研究讨论了“千趟专列进张掖”“百万学子研学游”“千人踩线·万社联动”等专项行动方案。会议认为,文旅全面复苏在即,全市文旅行业必须抢抓机遇、先人一步,全面提振文化旅游消费市场信心,确保三个月内大局可定、六个月内大局可起、一年内市场完全恢复。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目前对于共存后病毒的恐慌会持续多久,或许可以借鉴全球其他国家的经验,但文旅行业实质性的提振复苏可以说终于到来了。

舍得之间,谁在坚守诗与远方

旅游业作为公认的朝阳产业、新兴产业,同时也是惠民产业,资源消耗少、综合效益高、带动系数大、拉动就业多,受到世界各地的普遍重视,在日本、泰国等国家和地区已成为重要的支柱型产业。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前,世界旅游业经历了持续30年的高速增长,2019年全球旅游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10%,对全球就业的贡献率超过11%。

中国旅游行业尤其在线旅游,从诞生起就一直是互联网行业中的宠儿。尽管因互联网泡沫让在线旅行行业短暂受创,但随着携程、艺龙先后上市,同程、去哪儿、途牛等细分领域厂商站稳脚跟,行业进入稳定发展期。同时腾讯、阿里、美团等互联网巨头也或收购或投资,先后投身其中试图分一杯羹。

直到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发当年,国内游客同比下降达52.1%,旅游收入下降61.1%;出境游人次下降86.9% ,对于旅行社的影响尤为剧烈。凯撒、众信等曾经的行业巨头,员工“优化”后也只能拿到千元左右的保底工资。而80%以上的旅行社没能挺过2021年,其他仍在坚守的,也度日如年。

百程、世界邦、腾邦、广东和平国旅……这些倒下的旅业巨人,实质上疫情只是加速器。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曾指出:“经此一疫,旅游业再也回不到过去了,去旅行社化、去星级酒店化、去景区化,可能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趋势。”

传统走批量的跟团游主导的产品模式,开始往目的地旅居、城市微度假、周边乡村游三个方向转型。后疫情时代,去远方不再是游客唯一的需求,城市周边的精致露营和精品民宿一样可以放松心情;去了远方的,也不再去到每个景点打卡,而是找一家舒服的酒店里待上几天,深度体验当地的人文和美食。

活动半径缩短、人员密度降低和体验深度提升,这些结构化的需求转变,让旅游人必须具备更强的产品研发能力和服务理念升级才能让客户买单。

疫情之下,国内旅游市场和产业链都已经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倒逼产业转型升级,不管是OTA平台、商家、景区、旅行社,幻想回到从前都已经不现实。旅游产业链上的价值分配也在三年间快速重组

占据行业主导地位的携程,一边被美团和飞猪不断蚕食着酒店和门票市场份额,另一边,抖音、小红书、拼多多也相继杀了进来。互联网去中心化导致的结果,让OTA的流量也在下降,流量碎片化在进一步加剧。“旅行种草”变成一种抢占用户心智的必要操作,谁能通过内容抢夺客户的注意力和手机使用时长,谁就更有可能在客户有出游需求的第一时间抢占有利位置。

如此亦可见,被抑制的旅游需求并没有消失。一旦国内疫情防控形势好转,旅游市场就能迅速恢复。

只是,世道变了,玩法变了——跟谁玩成为最大的不确定性。

摸着石头过河,复苏需要多久

疫情防控的放开,短期内会对人们的跨省市出游信心造成冲击,但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趋势下,一旦疫情得到控制,人们的旅游消费信心会迅速恢复并转化为实际的消费行动。

所以大家最关心的:什么时候国内人员流动可能恢复正常?海通国际证券给出部分相关分析。

先以香港为参照:

今年初香港疫情进入高发期,3个多月后回落至低位;而这一轮香港人口流动从下滑到恢复正常,用了3-4个月时间。

再以台湾为参照:

今年二季度台湾地区疫情进入高发期,持续时间已经超过7个月,目前依然在高位水平;但其客运人数和经济活动提前复苏,恢复大概只用了4个月。

如果政策持续保持宽松势头,我们以3-4个月的时长为参考,这一波国内疫情对人员流动的影响,可能会在2023年2月左右见分晓。也就是说,今年春节假期前后是个重要的观察节点。

从国际维度方面,欧美部分跨境航线客运量,已经完全恢复。 北美-中东、北美-美洲中部、欧洲-北美三条航线 RPK自2022年来迅速增长,已恢复至新冠疫情前水平。

再以其它亚洲国家为例,从中泰证券的分析可见:人口越年轻化,消费者信心恢复程度越好。

尽管疫情形势依然严峻,但业内普遍对旅游业的复苏抱有信心,不过也都认识到这将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期间会随着疫情波动而受到影响,支撑旅游业复苏的最大力量来自于免疫屏障的逐渐建立,以及由此推动的社会经济生活逐渐回归正轨。

但从上述陆续“躺平”的各国来看,基本没有一个国家在“完全开放”之后,还会再收紧防控政策。

也就是说,我们无可回头,唯有向前。

别了,通信行程卡;别了,全员核酸。

旅游人的春天必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