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人间好时节,平分秋色,礼赞丰收

来源:央广网、人民网 发布:2022年09月23日 作者: 人气:95183

秋分,是秋天的第四个节气。元代吴澄编著《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解释“分”为:“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春秋繁露》中说:“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明·仇英《枫溪垂钓图》(局部)

清·孙益《芦鸭图》

“秋分”之“分”,一指昼夜平分,秋分这天,太阳几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有民谚如“秋分秋分,昼夜平分”;二指平分秋季,按农历来讲,“立秋”为秋季开始,“霜降”为秋季结束,秋分正好处于秋季中间。

自2018年起,我国将每年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秋分正是农忙时节,华北地区已开始播种冬麦,长江流域及南部广大地区正忙着收割晚稻,同时准备翻耕土地、油菜播种等。农谚如“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勿过急,勿过迟,秋分种麦正适宜”。

节气三候

一候雷始收声:古人认为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

二候蛰虫坯户:坯,“陶瓦之泥曰坯,细泥也”。由于天气变冷,蛰居的小虫开始藏入穴中,并用细土将洞口封起来,以防寒气侵入。

三候水始涸:秋分时节,天气干燥,水汽蒸发快,河流与湖泊中的水量变少。

节气习俗

1.秋分祭月:中秋节就是由传统的“秋分祭月”发展而来。

2.秋社祭祀:古人在秋分时节会设立秋社,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3.秋分竖蛋:民谚有“秋分到,蛋儿俏”。

范成大《浣溪沙·江村道中》中写道:“十里西畴熟稻香,槿花篱落竹丝长。垂垂山果挂青黄。”硕果累累、瓜果飘香的金秋季节已经来临。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 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飘落的枫叶在秋风中翩翩起舞,澄澈的秋水中倒映着茂密的山林。秋分时节,秋高气爽,不妨多亲近自然,放松身心。一年好景君须记,秋日亦胜春朝时。

本期福利:《人间好时节丨秋分》手机壁纸,长按即可保存~

“风清露冷秋期半”,今日,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第十六个节气——秋分,也是第五个中国农民丰收节。这一天,昼夜等长,秋季平分,阵阵秋风吹过,带来十里桂花飘香,稻谷满仓、景色盎然的金秋季节悄然而至。

昼夜均 秋意浓

据《春秋繁露》记载,“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此处的“分”,即为“半”,秋分,即代表着昼夜平分、寒暑分界。这之后,白日渐短,黑夜渐长,气候上正如俗语所说,“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

以五天为一候,古人将秋分分为三候:“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秋分后,打雷的日子会越来越少;蛰居的虫蚁用泥土封住洞口,阻挡寒气进入;随着降水减少,天气逐渐干燥,河流湖泊进入干涸的季节。

秋分时节,秋意正浓,“最是橙黄橘绿时”。“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唐代刘禹锡在秋夜月光下,看着湖面微波不兴,怡然自得;“桂树婆娑影,天香满世闻”,宋代杨公远闻到了丹桂飘香,心情舒畅;“燕将明日去,秋向此时分”,清代柴静仪看着南飞的燕子,心中泛起悠悠思乡之情。

祭月亮 吃秋菜

祭月、说秋、吃秋菜……每逢秋分,民间有着不少有趣的民俗活动。

据《礼记》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古时候,民间的人们往往在月下设香案,全家人一起拜祭月亮、祈求福佑。后来,因秋分时月未满,在逐步发展中,祭月的习俗从秋分转至中秋。

每逢秋分,有些地方还有“说秋”的习俗。说唱俱佳的民间艺人被称为“秋官”,他们在秋分这天,挨家挨户送上印着全年农历节气和农夫耕田图案的“秋牛图”,同时说上一些应景的吉祥话,祈求秋耕顺利。

在食俗方面,岭南地区的人们有着秋分“吃秋菜”的习俗。当地人会去采摘野苋菜,并与鱼片一起熬制,即为“秋汤”,借此祈求家宅安宁,平安健康。“秋风起,蟹脚痒”,秋分时节还是蟹肉肥美之时。虽然螃蟹营养价值高,但其性寒,不宜贪食。

赞农民 颂丰收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秋分时节不仅秋色宜人,更是农业上“三秋”大忙的好时节。自2018年起,我国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今年秋分是第五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全国各地的秋收景象,共同绘制出美丽画卷,一起颂赞丰收,共享金秋。

“秋分时节两头忙,又种麦子又打场”“秋分一到,谷场见稻”……此时北方地区的农人们正忙着播种冬小麦,南方地区的农人则忙着收割晚稻,又耕翻土地为播种油菜做准备。在秋收、秋耕、秋种中,人们既享受着五谷丰登、瓜果满园的喜悦,又播下了新一轮生长的种子。

始于希望,结于丰盈,从播种开始的期盼,到颗粒归仓的喜悦,是秋天对人们勤劳耕耘的犒赏。碧连天的麦浪、金灿灿的稻谷、沉甸甸的棉花……每一处收成都表达着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礼赞着农人辛劳的付出,流露着油然而生的幸福感。

又是一年好“丰”景。让我们与大自然平分一场秋色,致敬所有辛勤的劳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