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策并举,全国代表、委员为“三胎”煞费苦心苦

来源:搜狐教育 发布:2022年03月10日 作者: 人气:95379

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完善三孩生育政策配套措施,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费用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发展普惠托育服务,减轻家庭养育负担。

三孩政策的背后生育、教养成本。两会期间,三孩政策受到关注,代表委员们建言中涉及的高考加分、延长假期、现金发放、税收补贴、购房补贴、三胎免费上学等一系列措施。多个建言冲上热搜,引起热议。

张俊廷:建议第三孩免费上幼儿园

全国政协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张俊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建议各地因地制宜地出台相关政策,降低生育成本,倡导第三孩免费上幼儿园,同时鼓励一些大企业、单位提供免费的托育服务。

张俊廷表示,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得益于劳动力优势,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享受着人口红利,是近30年来经济高增长的重要原因。但随着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人口红利即将枯竭,将要逐渐面对劳动力短缺所带来的危机。

“老龄化是国家社会转型发展中必然要经历的一个过程,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这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张俊廷表示,为了提高人们的生育率,出台鼓励生育的相关政策,包括生育津贴、延长产假、减少税收等。他说,降低生育成本,减轻经济压力,提升人们的生育意愿,相关政策刻不容缓。

周燕芳代表:建议鼓励和保障在校硕士和博士生结婚生育

据悉,全国人大代表周燕芳3月5日表示,老龄化和少子化是我国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人口问题关乎社会发展,需综合施策,根源提升女性生育意愿。建议加快建立健全家庭社会友好的政策体系:

一是延长男性带薪育儿假并强制执行,分担女性育儿压力,缩小就业中因产假差异导致的性别歧视。

二是大力发展普惠性托育机构,缓解双职工家庭育儿压力。

三是逐步实现将幼儿园纳入国家义务教育范围,并加大对民办幼儿园的监管。

四是加大财税鼓励支持力度,减轻育儿家庭的经济负担。

五是减轻有孩家庭购房与租房的经济负担。

六是鼓励和保障在校硕士和博士生结婚生育。

七是为促进女性就业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并保证企业招聘女员工比例。

八是提升各领域女性参与管理的能力与话语权。(中国新闻网)

谢文敏代表:建议对生三孩家庭每月补贴1000元 建议将产假适当延长至半年

全国政协委员、湖北省首义律师事务所主任谢文敏建议,加强社会生育支持力度,完善生育补贴制度,完善养育休假制度。将产假适当延长至半年,允许新生儿的母亲视情况分散休假,大力推行男性的陪产假。另行增设生育补贴制度,对生育二孩、三孩家庭按月分别发放600元、1000元生育补贴。(正观视频)

人大代表聂鹏举:建议第三孩高考加10至20分

在鼓励生育三孩方面,聂鹏举建议,国家应从生育、养育、教育、就业四个方面推行奖励扶助制度和优惠政策;在加快推进养老院建设方面,聂鹏举建议从国家层面扶持和鼓励民营企业投入,给予养老院开办企业税收减免措施,促进养老服务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谈鼓励生育:创造激励生育三孩的良好社会环境

聂鹏举介绍,从国家开始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以来,我国人口经历了高生育率到低生育率的转变,人口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增长过快的矛盾。2021年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国家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

聂鹏举表示,目前政策已经鼓励国民生育三孩,但限于收入、物价、住房、生育、养育、教育以及成家立业等方面的经济压力,还是有很多人想生而不敢生,生了又养不起,养了又严重影响工作与自身的生活质量。

“一般家庭生一孩可以,生二孩有压力,生三孩会感到很吃力,很难负担得起。除了小孩从小到大的教育抚养费之外,还要承担精神与体力长久艰难地付出,有可能还会影响就业。加上上有老,下有小,所以身体必须要好,收入必须要稳定,否则一有风吹草动,就很容易陷入贫困与无助之中。”聂鹏举称。

对此,聂鹏举建议从生育、养育、教育、就业四个方面推行各项奖励扶助制度和优惠政策,创造激励生育三孩的良好社会环境,适当减轻生育三孩的经济与生活压力:

生育方面,生育三孩的费用纳入生育保险待遇支付范围,没有生育保险的人员由国家统一支付。

养育方面,国家要求地方政府设立部分公益性质的托育机构,前二孩进行保本收费,对第三孩的托育费用适当进行减免,比如减免30%~50%;对有需要生育三孩的人员,国家对第三孩按地区实行一定标准的生活及医疗保险补助,比如按当地月平均工资的20%发放生活补助,生活及医疗保险补助一直持续到18周岁。

教育方面,对第三孩除九年义务教育之外,同时也免除高中三年的教育费用;第三孩考大学可以按地区差异实行10~20分的加分奖励。

就业方面,鼓励单位支持有三孩家长的就业,单位无端解除就业协议时,除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补偿外,需要另外增加补偿费用50%的补助金。(每日经济新闻)

冯丹龙委员:建议出台男女同休产假政策,提升女性生育意愿

冯丹龙委员提出:生育之后女性的身体恢复,大约只需要一个月或40天左右,剩下的假期主要是陪伴婴孩成长。但是,陪伴不是女性专利,男性一样可以陪伴,参与照顾孩子。强制男女同休产假和生育奖励假,可以同时休假,也可以轮流休假。

她认为:以往,用人单位招聘时,担心女性生育影响工作。故优先录用男性,甚至歧视育龄女性。强制男女同休假期后,用人单位无须考虑女性的生育问题,女性不再担心因为生育影响工作,生育意愿自然提升。

基于以上考虑,冯丹龙委员关于男女同休产假和生育奖励假提出如下三点建议:

第一,厘清生育假期种类和时间。明确假期中用于女性恢复身体的时间和其他假期。

第二,夫妻双方共享产假和生育奖励假。例如除去女性恢复身体的假期时间,剩余150天,夫妻双方,每人至少休满50天;另外50天,夫妻双方可依据实际情况分享。休假期间,夫妻双方,带薪休假。

第三,确保男性休产假的权力。一方面,加强男性产假和生育奖励假的推广力度,让男性休产假和生育奖励假成为社会共识;另一方面,以法律手段约束用人单位,让用人单位意识到,男性休产假和生育奖励假时与女性一样,具有强制性。(澎湃新闻)

林勇:建议将幼儿园教育纳入义务教育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将于2022年3月5日在北京召开,全国人大代表、民建广东省委会副主委、华南师范大学教授林勇建议将幼儿教育纳入义务教育,对于个别条件不发达的地区,可以采取发放“教育券”的形式,这样有利于促进人口增长和三孩的出生数量。

黄细花:尽快全面放开生育政策:鼓励生育不限多少胎,更符合国情发展

2022年全国两会即将召开,全国人大代表黄细花在其建议中分析,中国出生人口连续五年呈持续下降的势头,有如下几个原因:

一是全面二孩政策带来的生育堆积效应已经结束。

二是未来几年育龄妇女数量持续减少。

三是近几年结婚人数不断下降。

四是年轻人生育意愿持续走低。

公开资料显示,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的生育率过高时,政府要采取措施降低生育率,这是比较容易做到的。然而,当一个国家的生育率过低时,政府要采取措施鼓励生育,却收效甚微。例如,韩国和新加坡近年来都大力鼓励生育,但生育率却没有明显提高。2020年韩国的总和生育率跌到0.84,为全球最低。

提升生育率是一道“综合题”,必须打出“组合拳”才能达到应有效果。世界各国为了提升生育率,既有成功的范例,也有更多失败的例子。

有鉴于此,黄细花建议,尽快全面放开生育政策。现在提“三孩政策”,会给人们一种错误的印象,认为生育四孩是违反政策的。虽然现在有意愿生育四孩及以上的夫妇占少数,但鼓励生育不限多少胎,更符合国情发展。中国正处在生育政策调整完善的重要节点,目前20岁到39岁生育高峰年龄的人群队列规模和比重都在下降,建议国家发改委组织开展专题调研,尽早放开生育政策的限制。

此外,应加大转变生育观念宣传。过去在实行独生子女政策的三十多年里,从报纸、杂志、电台、电视台,到居委会的宣传栏,都充斥了计划生育的宣传,许多中国人也接受了“只生一个好”的生育观念。要扭转这种观念,国家卫健委要从过去宣传“只生一个好”转变为宣传“多生孩子利国利民”。

她还建议发放育儿补贴。“放开了”仍然“不愿生”,表明政策限制只是“生育堵点”之一,担心“生得起、养不起”等经济社会因素才是影响生育的更大“堵点”。最直接的办法,可考虑发放生育补贴。例如,每个孩子,从出生到满6周岁时,国家财政每月发一定金额的育儿补贴,具体金额可参考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加大政策托举力度也是重要手段。她建议,国家财政部、教育部、税务部门可研究实打实地给予家庭帮助,鼓励积极生育。托幼方面,可考虑实施入托儿所、幼儿园等费用由家长和政府财政各承担一半;房产方面,对于三孩及以上家庭,可以返还或直接减免其房贷利息的50%;医疗方面,可进一步提高婴幼儿入院治疗报销比例。

黄细花建议,女职工应享受全额带薪产假,且重返工作岗位时累计工龄。目前各省份新修订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均延长了产假,但如果延长产假的成本由企业负担,那么企业为了节省人力资源成本,就会尽量不招聘女职工。因此,国家财政应承担延长产假的成本,消除就业市场中的性别歧视。

她还注意到,随着女性教育和职业发展水平的提高,中国城市里的大龄未婚女性也越来越多,其中不乏有能力和意愿去独立抚养孩子的未婚女性,为此,国家卫健委、妇联应出台政策允许单身女性享有与已婚女性一样的生育权利和福利。(界面新闻)

翟美卿:建议为三孩家庭提供经济适用房指标

全国政协委员、香江集团总裁翟美卿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上将聚焦三孩、妇女权益等方面提交相关提案。

在三孩方面,翟美卿建议为三孩家庭提供经济适用房指标,解决因家庭人口增加导致的住房压力。同时,加强政府公共服务功能,为生育妇女提供更多优待政策及福利措施,促进婴幼儿场所及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如公益托育服务站、哺乳室、妈妈之家等,优待二、三孩妈妈。此外,政府可通过适时出台母婴用品保障性采购目录,鼓励地方发放生育消费券、育儿津贴等措施,为二孩、三孩家庭提供更多生活福利和物质支持。

翟美卿认为,可通过加大对女职工聚集企业的支持力度,给予相关企业一定的政策优惠。对企业招收育龄女性制定有针对性的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招收女性职工,支持企业设立妇委会,为女性就业争取权益,并支持大专院校及人才中心开设女性专场招聘会。

此外,翟美卿还建议倡导适龄婚育、优生优育。其表示,婚育年龄推迟成为影响我国生育水平的另一重要因素,“提高优生优育水平”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要目标。当前我国育龄妇女规模下降的同时,女性婚育年龄明显推迟,未来可能更加显著。婚育年龄推迟,女性的最佳生育时间将被压缩,降低了生育多胎的可能性。提倡适龄婚育,有利于营造鼓励生育的良好社会氛围。

卢馨:建议适当延长男性育儿假

全国人大代表、台盟广东省委会副主委、暨南大学教授卢馨坦言,生育仍是职场女性必须面临的发展瓶颈之一,“不仅仅是延长产假就足够,要多维度考虑,制定政策配套措施。”卢馨说。她在调研中发现,许多国家和地区为了改变目前老龄化、少子化的现状,实行了鼓励生育的社会政策,主要涉及减税、社会福利、就业支持、社区互助等多个方面。今年,卢馨聚焦生育政策配套措施,从适当提高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额,适当延长男性育儿假并建立灵活的休假制度,有条件的单位针对本单位女职工0-3岁的幼儿建立托育场所等方面提出建议。(澎湃新闻)

蒋胜男:警惕延长女性产假可能带来的就业歧视

全国人大代表、温州大学研究员蒋胜男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将提交《关于改善产假、陪产假及育儿假规定的建议》。蒋胜男说,育儿是夫妻双方的责任,目前的产假实质上默认照顾新生儿的大部分责任由母亲承担,为了给男性更多的时间照顾产妇和新生儿,建议将男性的带薪陪产假增加到30-42天,这里参考了女性的产褥期是42天,正是非常需要配偶照顾的时期。出于身体恢复和哺乳需要,女性的产假应该高于陪产假。

蒋胜男告诉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2021年放开三孩后,各地政府都出台了相应政策进一步延长产假,陪产假也有所增加。目前全国各地规定的女性产假范围大概是128天-190天,主要省市基本上都是158天。而男性陪产假在7-30天,主要省市基本都是15天。女性产假和男性陪产假之间的天数差异进一步加大,导致男女员工因生育而对工作的影响程度有着更大差异,可能加剧女性因生育遭受的就业歧视,同时不利于提高男性对育儿活动的参与度,进而降低职业女性的生育意愿。(中国妇女报)

全国妇联建议: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费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妇联将提交《关于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减轻家庭养育负担 促进新的生育政策落地的建议》,建议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费用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进一步优化完善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制度,充分发挥税收对于促进新生育政策落地的积极作用。

“子女教育”作为6项专项附加扣除项目之一,主要内容是纳税人的子女接受学前教育(年满3岁)和全日制学历教育的相关支出,按照每个子女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

建议指出,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作为2018年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新增内容,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国家注重减轻家庭负担、支持家庭发展的政策导向。同时,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对于减轻家庭子女教育负担起到一定积极作用。有子女教育负担的中青年群体享受专项附加扣除的减税比例最高、减税额最多,说明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取得明显减税效果。

但是,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制度尚存在未成年子女年龄段覆盖不全,没有覆盖0-3岁婴幼儿;扣除项目范围覆盖不全,仅包括子女教育费用;没有考虑不同家庭结构,有失税负公平等问题。

对此,全国妇联建议,在修改《个人所得税法》和《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时,应落实“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费用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要求。同时,在扩展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项目覆盖范围,对多子女家庭予以特别优惠,对单亲家庭给予倾斜政策等方面进一步优化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制度。(中国妇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