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多产业深度融合——铜仁发挥“旅游+”模式做足旅游业

来源:中国旅游报 发布:2017年05月01日 作者: 人气:605


近年来,铜仁市按照全域旅游的思维和理念,发挥“旅游+”的无穷潜力,与城镇、文化、生态、产业、互联网、科技、乡村建设深度融合发展,实现旅游产业全域辐射带动,推动了旅游与大健康、大文化、大生态等相关产业共生共荣。


    旅游+农业。铜仁坚持“园区景区化、农旅一体化”发展理念,全面推进省级现代高效农业园区景区化建设,开展旅游步道进园区、旅游厕所进园区等“十进园区”工程,美化了园区环境、优化了园区布局。同时,铜仁市还不断提升松桃正大、万山九丰、玉屏茶花泉、德江高家湾等农业园区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水平,着力打造融观光、科普、休闲、体验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园区。“力争到2018年,全市农业园区创建4A级旅游景区1个,3A级旅游景区达到8个以上。”铜仁市副市长杨同光说。


    旅游+工业。大龙开发区、大兴高新区、碧江工业园是铜仁高起点、高规格、大手笔打造的三大工业园区,通过融合发展,建立工业旅游标准化体系,开展园区绿化、厂房美化、环境净化建设,完善和丰富园区观光、科普、服务等功能。通过几年的建设和发展,铜仁产业园区工业经济总量占全市工业经济总量从2010年的22%增长到2015年的82%,产业园区成为工业经济的主要支撑。同时,铜仁还不断丰富旅游购物商品,加大江口紫袍玉带石、万山朱砂、玉屏箫笛、松桃苗绣等旅游工艺品的设计和研发力度,不断丰富工业旅游内涵重点,培育出了大兴高新区工业科普游、大龙开发区产业公园游、碧江工业园工业购物游等新兴旅游业态。打造出铜仁工业经济的“升级版”,构建起具有特色的优势产业体系。


    旅游+乡村。古寨忆乡愁、月上寨沙行、漫步茶花泉、欢歌苗王城……连续多年铜仁市举办的“铜仁过大年”活动,吸引了不少游客的目光。数据显示,到2015年底,铜仁市有乡村旅游经营户2000余户,乡村旅游直接从业人员3.5万人、间接从业人员18万人,综合收入达62.45亿元。铜仁市按照“景城融合”的思路,重点打造江口太平、印江木黄、石阡坪山、沿河淇滩等一批环境优美、特色突出、功能完善的旅游特色小镇,带动了铜仁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同时,铜仁市提出要高标准规划建设旅游村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实现景点内外一体化,旅游空间全景化,把铜仁打造成乡村旅游示范市。


    旅游+文化。文化是旅游之“魂”,文化的内涵决定着旅游的品位、精神价值和人文含量;旅游是文化之“体”,是承载文化内涵的重要载体。铜仁拥有丰富的生态文化、民族文化、红色文化、佛教文化,文化创造大有素材可用,大有深度可挖。铜仁的梵净山重点突出的佛教文化和生态文化,铜仁的佛顶山突出生态文化和民族文化,铜仁苗王城主要突出苗族文化等。思南花灯、德江傩堂戏等少数民族民间文化更是铜仁的精品文化。“我们要利用好这一优势,围绕旅游大力挖掘文化内涵,赋予各景区(点)高雅的文化品位,培育旅游产品特色。”铜仁市副市长杨同光说。


    旅游+健康。铜仁森林覆盖率达57.92%以上,梵净山、麻阳河和佛顶山等3家国家自然保护区森林覆盖率均超过95%,特别是梵净山区域空气中负氧离子浓度每立方厘米达16万个至18万个,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经专家鉴定,铜仁辖区地下矿泉水富含铁、钾、锌等多种有利于人体健康长寿的微量元素,地热水总储量达32亿立方米,形成了以石阡、思南、印江、碧江为节点的铜仁温泉群。丰富的生态资源,使铜仁提出了高规格的规划:依托乌江、锦江为代表的水资源,打造国际一流的水上休闲、游乐、运动基地;依托丰富的温泉资源,打造一批以医疗、疗养、养生和修身养性为主的集特色民族医疗、温泉和森林疗养康复、康体养生、体验健身、修学养心等于一体的新业态健康旅游产品;重点建设碧江坝黄、江口坝盘、石阡中坝、思南塘头等一批生态养生小镇;加快推进梵净山太平河休闲避暑基地、梵净山生态文化度假旅游综合体等重大项目,把铜仁打造成世界休闲养生旅游目的地。


    旅游+扶贫。开展旅游扶贫,铜仁市多管齐下。以74个国家级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建设为抓手,加强对425个适合发展乡村旅游的贫困村建档立卡、动态管理,确保旅游精准扶贫落实到位。铜仁旅游扶贫工作创造了众多模式,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如铜仁“旅游+农村三变”扶贫模式,即通过“公司+村支两委+农户”旅游开发模式,建山地公园和特色旅游景点,带动农村资源流转获租金,农民入股分红得股金。“旅游+基础设施”扶贫,即构建旅游交通网络体系、旅游景区水网体系,全域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带动村庄交通环境改善。“旅游+特色产业”扶贫,即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实施“园区景区化、农旅一体化”等方式,带动贫困群众直接参与旅游经营。通过实施“园区景区化、农旅一体化”,带动50个贫困村600户贫困户脱贫致富。“旅游+民族文化”扶贫,即通过举办民族文化节庆活动、发展民族文化体验游、发展民族文化创意产业等,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拓宽当地贫困群众就业渠道。如今,全市已有20余万贫困群众在旅游产业发展中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