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心灵去旅行!贵州自然、人文、乡韵让游客沉迷
“贵州的乡村具有浑然天成的自然之美、多彩和谐的人文之美、质朴浓郁的乡韵之美。”日前,在第十三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旅游推介会上,国际山地旅游联盟副主席、原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这样评价贵州乡村旅游发展,乡村旅游已成为多彩贵州的一张靓丽名片。
被誉为“世界最后一个枪手部落”的岜沙苗寨,村民的生活习俗、服装配饰仍然保留着强烈的原始色彩,爱护树木、信仰树神,至今留传着神秘的树葬习俗、古老的“成人礼”仪式、奇特的“户棍”发饰等等,有着苗族传统文化的“活化石”和“博物馆”之称。

“通过十余年的建设发展,岜沙苗寨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旅游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品牌知名度不断拓展,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原生态苗族文化乡村旅游村寨。”出生于岜沙的安建超,现在是从江县庆云镇副镇长,作为本届旅发大会观摩点——岜沙苗寨讲解员他,说起对岜沙苗寨的熟悉,他可谓如数家珍。他告诉记者,岜沙苗寨依托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岜沙苗寨就已开始发展乡村旅游。
2015年8月,岜沙苗寨荣获国家旅游局授予的“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称号。2017年11月,以岜沙苗寨为核心的岜沙原生态苗族文化旅游区获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黔东南州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极大地转变了观念、兴旺了业态、改善了生态、美丽了村寨,涌现出了黎平肇兴、从江岜沙、施秉望城、三穗颇洞、麻江蓝梦谷、凯里云谷田园等一批著名的乡村旅游示范点。”黔东南州委书记桑维亮在第十三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旅游推介会上说,黔东南州将更加充分发挥民族文化和生态环境“两个宝贝”作用,让绿水青山成为取之不尽的金山银山,让民族文化成为用之不竭的无价之宝。

近年来,贵州坚持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实施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全面实施“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小康行动计划,大力推动乡村旅游发展,覆盖3000多个村寨,农村环境改善越来越优美、远古遗风保存得越来越完善、乡村旅游发展得越来越靓丽。

千户苗寨、岜沙苗寨、天龙屯堡、镇远古镇、隆里古镇、青岩古镇、朱砂小镇、苗王城等乡村旅游景区,演绎着传统建筑、民族建筑、中西合璧建筑的精美篇章,让游客沉迷于贵州现代与古朴之间的心灵对话。
据了解,贵州有545个村寨列入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居全国第二,213个村寨入选中国民族特色村寨,堪称原生态民族博物馆。(记者 温友志)
热门文章
- 1美媒惊呼!“中国工厂比美国、德国或日本的自动化程度更高”
- 2哈瓦那到北京要多少钱?一位古巴老人的往事,看哭了无数中国网友
- 3大学教师体验外卖生活走红,一个月挣了7000多,瘦了6公斤!他说:没有切肤之痛,写出来的东西都是轻飘
- 4总投资5600亿!最重要的高铁大动脉来了,沿江高铁为何避开了许多沿江城市?
- 5【央广时评】从书香中国看文脉赓续的纵深推进
- 6“赏花经济”带动文旅市场春潮涌动 为城乡消费注入蓬勃动能
- 7女游客在瓦屋山被落石砸中倒地,无人机拍下惊魂一幕,游客吓懵
- 8真正有远见的父母,都在给孩子做“多巴胺戒断”
- 9前十一月A股又是全球垫底
- 10揭秘:一念之差让樊某人才两空,樊某前妻无情无理无德,是珠海11.11特大事件的主要诱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