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农文旅发展 岑巩生态扶贫脚步铿锵

来源:中国旅游报 发布:2016年07月10日 作者:张能秋 杨家嫦 罗茜 人气:624


    位于黔东南州东北部的岑巩县,古名思州,是全省唯一的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县,也是典型的农业县,这里文化底蕴深厚,生态保护完好,山青水绿,处处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


    2015年,该县出台了《岑巩县生态文明建设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明确了各乡镇、县直部门工作职责,分解下达了省级生态县创建相关指标,建立健全了生态建设目标考核机制,牢牢坚守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积极探索“绿色发展生态脱贫”新路径,推进了生态脱贫工作的开展。同时,围绕农文旅发展,制定了《岑巩县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岑巩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依托地方特色和自然资源优势,大力推进农文旅发展,让生态旅游、休闲旅游和乡村旅游展现出篷勃生机,带动全县人民迈出了生态扶贫的铿锵脚步。十二五期间,全县累计减少贫困人口6.94万人,2014年实现了全县“减贫摘帽”目标,预计小康实现程度达93%。


    近日,走进岑巩县水尾镇马家寨村,映入眼帘的是一条宽敞旅游公路上车流不息,上百亩荷花别样红艳,葡萄、大棚蔬菜瓜果飘香,欢乐的农家乐散发出阵阵芳香……络绎不绝的游客自驾游前来观赏荷花,畅游龙鳌河,感悟这里的田原风光。


    “真感谢秀美的生态环境、良好的气候,让我们发了桃财。”在被誉为“新桃花源”的岑巩县客楼镇,采取政策扶持、扶贫贷款、提供担保等措施,按照“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管理模式,发展思州颐红水蜜桃立体种植。客楼镇安山村委会主任陈智种植水蜜桃200余亩,年创收60余万元。目前,全镇种植水蜜桃近1万亩,建成“农家桃园”景点50余个,挂果4000余亩,年可创产值1800万元,今年成功举办首届“桃花节”,吸引近5万游客前来观赏桃花。


    这一切都是该县大力发展农文旅,推进生态扶贫取得实效的一个缩影。


    十二五期间,岑巩县加强生态建设,累计完成石漠化综合治理75平方公里,完成封山育林7.88万亩、人工造林8.4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6%。大力支持和促进高载能企业技术改造,五年来,共淘汰落后产能12.3万吨,年节能8.24万吨标煤。完成县城污水处理厂和生活卫生垃圾填埋场建设,建成农村垃圾焚烧炉12座,城镇污水处理率从“十一五”的42%提高到到75.8%,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从23%提高到76.5%。建立了县城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启动了12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的水质监测,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和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达100%。


    岑巩县立足生态建设,建成精品水果基地6万余亩、茶叶让乡村旅游业“破茧成蝶”,种植、运输、加工等配套产业正悄然兴起,农文旅实现双赢。去年,全县完成旅游收入2.41亿元,同比增长34.5%,助推了6947人顺利实现脱贫。


    6月30日,岑巩县委书记杨伟在庆祝建党95周年大会上指出,要紧紧围绕大扶贫、大数据、大健康战略,牢固树立和贯彻“五大发展理念”,打赢脱贫攻坚战“1+10+9”政策措施,采取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的措施,重点打造一城(思州国际温泉城)、一府(古思州府)、一寨(马家寨景区)、一峡谷(黔东南大峡谷)四张名片,推动大众旅游、全域旅游实现井喷式发展,确保到2017年,全县53个贫困村全部出列,3.69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张能秋 杨家嫦 罗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