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国(贵州)国际民族民间文化旅游产品博览会文化旅游论坛在贵安新区召开

来源:多彩贵州网 发布:2017年11月13日 作者: 人气:1161


  11月10日下午,由贵州省旅游发展委员会主办的2017年中国(贵州)国际民族民间文化旅游产品博览会“文化旅游论坛”在贵安新区东盟教育交流周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  


  据了解,作为中国(贵州)国际民族民间文化旅游产品博览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论坛以“展示文化旅游精品,促进全域合作交流”为主题,通过圆桌会议、高层对话、项目考察交流等方式对文化与旅游的共生、共融、共发展做深入探讨。

 

 

 

     贵州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副主任汪文学出席表示,贵州作为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保留地和基因库,拥有荔波喀斯特、赤水丹霞、施秉云台山、遵义海龙屯4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生物基因库和弥勒道场梵净山是联合国确认的人与自然生物圈。侗族大歌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族民间工艺,无不激发着艺术家们无穷的创作灵感和想象空间,吸引着众多国内外游客前往体验。此次论坛旨在为贵州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提升贵州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促进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实现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良性互动探讨更多的可实现方式。

 

  论坛由贵州省旅游协会副会长张晓松主持;上海公共外交协会付会长兼秘书长道书明、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范凯喜、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张立波、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张箭飞等作为主讲嘉宾;原贵州省旅游局局长杨胜明、贵州师范大学副校长徐晓光、贵州旅游商品协会副会长杨成勇、贵州省博物馆博苑文化艺术商务展览中心主任申敏、贵州青年电影导演欧丑丑等出席论坛。

 

道书明:推进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

 

  在旅游发展中,成分一般总是在追求视觉的观感,很多自然景观形成了是视觉的震撼力,而文化品位则形成心灵的沁润力,这是一个本质的区别。要把文化从旅游的资源,进一步提升到旅游的灵魂,这就不是一个简单的有什么样的文化要素,有什么样的文化本底需要用,而是要通过文化和旅游的充分融合,进一步创造文化。

 

范凯熹:互联网时代旅游商品包装的信息设计

 

  随着旅游业的兴起,带来了旅游商品市场的繁荣,同时也孕育着无限商机。据中国国家旅游局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3.9万亿元,增长14%,旅游业GDP综合贡献超过10%。2016年贵州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5027.54亿元,位居全国第七位,增长43.1%,雄居全国第二,占全国旅游总收入的12.89%,实现井喷式增长。而旅游商品在旅游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一般占旅游总收入30%左右,是旅游产业新的增长点。旅游商品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包装的信息设计在传播旅游信息、设别旅游商品、增加旅游乐趣、提高旅游交易效率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张立波:文化的地方性、民族性与日常生活实践

 

  贵州,“贵”在“此时此地”。贵州作为吸引物与目的地真正的创造性,在于它对“游客凝视”需求及效果的召唤、激发和引领。在人性、现代性和消费文化的融汇中,全力打造贵州山地旅游发展升级版。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文化是人民美好生活的精神食粮,是旅游的核心灵魂。通过这一次思想观点交锋、经验模式交流、理论实践交融的盛会我们将充分吸收论坛理论成果,以更加开放的思维,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饱满的精神,进一步厘清发展思路,创新发展理念,盘活资源要素,丰富产品业态,延长产业链条,壮大市场主体,让贵州生态更美,旅游更强,百姓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