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让旅游创造美好生活

来源:中国旅游报 发布:2017年11月04日 作者: 人气:773


   10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党的十九大贵州省代表团讨论时,对贵州近年来的经济社会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党的十九大代表、遵义市播州区花茂村党总支书记潘克刚第二个发言,他向总书记汇报了组织村民脱贫攻坚情况,并提到“乡村农家乐旅游成为乡亲致富新路”。

 

    听了潘克刚的介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发展乡村旅游是一个重要渠道。要抓住乡村旅游兴起的时机,把资源变资产,实践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同时,要对乡村旅游作分析和预测。如果市场趋于饱和,要提前采取措施,推动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嘱托,殷殷在耳;壮志,拳拳在念。

 

    “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我备受鼓舞,指明了全省旅游工作的方向。”贵州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李三旗说,“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入领会,把总书记的要求认真落实好,通过发展旅游,让更多村民富起来、笑起来,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

 

“一把手”推动共谋可持续发展大计

 

   “要着力发展能够发挥生态环境优势的产业。贵州风景名胜资源十分丰富,素有‘公园省’之美誉,自然风光神奇秀美,山水景色千姿百态,溶洞奇观绚丽多彩,自然风光与古朴浓郁的民族风情交相辉映,这是贵州的优势所在。要充分发挥这一优势,把旅游业做大做强,使旅游业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这是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贵州代表团审议时,基于贵州“好山、好水、好生态”的旅游资源,对贵州旅游发展寄予的厚望。

 

    2015年6月18日,总书记在贵州省视察时再次指出“贵州素有‘公园省’之美誉,这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明确要求“要把旅游业做大做强,丰富旅游生态和人文内涵”。“总书记情系山地贵州,为贵州旅游业科学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李三旗说,“总书记对贵州的赞美,让贵州人民自信、自豪,让我们深刻认识到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总书记对贵州旅游的重要讲话,既是殷切嘱托,更是历史重任。”

 

    如何从特色出发,摸索出自己的路径?贵州的做法是:彰显生态优势,念好“山字经”、打好“生态牌”、做好“水文章”。机遇在手,现实与梦想的距离如何跨越?贵州省打出了一套组合拳。全省上下将旅游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共谋旅游发展之计。2016年4月,贵州在全国率先启动全省旅游资源大普查工作,开展全地域、全方位、全要素、全覆盖的实地普查,认定全省有优良级旅游资源9607处,普查成果振奋人心。

 

    在贵州全省旅游资源大普查的坚实基础上,《贵州省山地旅游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全面启动,贵州省委、省政府明确要求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随着一项又一项制度法规的出台,贵州实现了“一套本子、一个班子、一个盘子、一条路子、一条链子”抓旅游、谋旅游的新格局,为念好“山字经”、打好“生态版”、做好“水文章”打下坚实基础。

 

以全域旅游为统领构建新型旅游功能区

 

    “旅游经济是绿色经济,贵州要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旅游就是最好的结合点。”李三旗说,“贵州省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提出了实施旅游经济倍增计划,这是贵州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实现突破的一个重大行动计划。”

 

    山地贵州如何打造旅游经济综合体,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实现突破?

 

    贵州省委、省政府作出“全景式打造、全季节体验、全产业发展、全方位服务、全社会参与、全区域管理”全域旅游发展路径,以“旅游+”为抓手,推动全域旅游在贵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以全域旅游为统领,取得良好开端:全省已有18个地方列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以点带面、把贵州全域打造成别具一格的山地公园,处处打造成景观,村村打造成为景点,让游客在贵州体验和感受到“一山一水总关情、一景一物都入心”。在抢占全域旅游新高地的战役中,全省各地攻坚克难,为山地公园省以及创建全国全域旅游示范省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创建全域旅游示范省的战略引领下,“1+7”新型旅游功能区在黔贵大地呼之欲出:“1”即依托黔中城市群,以贵阳市、安顺市、贵安新区、凯里市、都匀市为重要节点,着力打造山地休闲度假旅游核心区;“7”即黔东南州山地旅游+民族文化旅游区、黔南州山地旅游+天文科普旅游区、黔西南州山地旅游+户外运动旅游区、遵义市山地旅游+世界名酒文化旅游区、六盘水市山地旅游+避暑康养旅游区、毕节市山地旅游+康养度假旅游区、铜仁市山地旅游+佛教名山等七大旅游主体功能区。

 

    与此同时,“旅游+”构筑起山地旅游产业集群:由省直部门牵头编制10余个“旅游+相关领域”的子专题和实施方案应运而生;依托100个旅游景区建设,创建了一批国家4A、5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特色旅游示范基地,升级了黄果树、百里杜鹃等13家省级旅游度假区;利用多梯度山地资源和山景、山水融合的优势,积极发展野外拓展、徒步骑行、登山漂流、户外露营、山地自行车等山地户外体育旅游活动,成功打造了一批国际低空跳伞、攀岩、徒步、马拉松赛等特色体育旅游品牌;培育一批省级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建设一批融合苗族、侗族、布依族等民族文化的中医药健康旅游项目,深度开发针刺艾灸、拔罐药浴、医药疗养、药膳美食等养生保健旅游产品。

 

    李三旗说,全省形成合力,共唱一首歌,真正让“旅游+”有干货、有效应、有动力。差异化、主题化、科学设置新型旅游功能区,贵州资源优势得到更加合理的利用。全域旅游迅速在贵州大地成燎原之势,奏响了旅游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最强音。

 

   “旅游发展成为贵州新经济发展的融合剂、催化剂和推进剂。”李三旗说,全域升级打造、新业态的形成,让旅游成为增长最快的优势产业。2012年,贵州接待游客2.14亿人次,旅游总收入1860.16亿元。到2016年,这一组数据变成了5.31亿人次和5027.54亿元,与2015年相比,增幅高达41.2%和43.1%。

 

擦亮山地旅游品牌游客一路向黔游

 

    7月18日至9月15日,全省接待游客1.65亿人次,同比增长43.4%,实现旅游总收入1825.59亿元,同比增长44.6%。这组数字背后是贵州以敢为人先的精神,用活、用好生态气候优势,创新营销取得的成果。好酒也怕巷子深。贵州以敢为人先的精神,全面提升“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旅游品牌美誉度,推动贵州旅游实现井喷式增长。

 

   “在旅游业界倡导去门票经济的时代,贵州走在全国前列,这是贵州自信的生动体现。”旅游规划专家刘峰博士认为,贵州旅游现象的形成,是大众旅游时代的成功探索。2016年8月,抢抓G20峰会举办期间杭州调休放假的有利时机,贵州省分阶段推出门票全免、五折以及机票优惠、旅游包机和专列补贴政策。这次营销引起各大媒体关注,一周之内网站、微博、微信、客户端等各类媒体渠道新闻总曝光量近5000万次。数据显示,G20峰会优惠期间,贵州共接待浙江游客405.47万人次,同比增长151.1%。

 

    “一带一路”北京国际论坛期间,贵州旅游再一次精彩亮相,针对北京、天津、河北市场推出专题组合营销,吸引三地游客进行深度体验游。

 

    2016年4月20日,“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全球推广活动在韩国首尔启动,国家旅游局21个驻外办事处齐声响应,同步启动贵州旅游品牌形象宣传推介工作,形成宣传推广叠加效应,引起境外媒体关注。与此同时,贵州省领导先后17批次率队赴境内外重点客源市场举办旅游文化推介活动33场次,开通了贵阳至首尔、济州,遵义至香港等航班航线。2016年,全省入境游客首次突破百万,达到110.19万人次,同比增长17.1%。

 

    2016年,作为世界上“52个最值得到访的旅游目的地”之一,贵州被《纽约时报》从全球旅游目的地中挑选出来,隆重地推荐给世界游客。同年4月,一部题为《相约未知地带——贵州篇》的纪录片在法国国家电视台热播。首播之时,523万观众收看节目直播,收视率达21.9%。

 

    今年8月15日,国际山地旅游联盟在兴义市举行成立仪式,联盟总部(秘书处)永久落户贵阳市,标志着国际山地旅游联盟正式登上世界舞台。该组织成为全球唯一以山地旅游为定位的国际组织,也是在中国成立的第二个国际旅游组织。

 

打造产品供给体系乡村旅游持续发展

 

    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畅游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后说:“用美丽回答所有”。然而,尽管拥有独特自然生态、多彩的文化,西江千户苗寨村民却守着“旅游金矿”过着贫困生活。第三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景区的召开,将这个绚丽的苗寨推上了旅游发展之路。凭借西江景区独特的苗族风情和迷人的自然风光,村民收入一路飙升。2007年到2016年,西江村民人均年收入从1700元增长到12300元,80%以上的村民吃上旅游饭,村集体经济收入也突破百万元,成为全国乡村旅游示范村。

 

    “在推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伟大征程中,西江千户苗寨的崛起和成功,在多彩贵州不是个案。”李三旗说,贵州凉爽的气候、秀丽的风景、独特的民族风情,正逐渐为中外游客喜爱。值得一提的是,开发乡村旅游,将景区景点、现代农业、民俗文化、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有机融合,已成为贵州脱贫攻坚的有效路径,遵义花茂村便是典型写照。据了解,花茂村曾经是贫困村,因为发展乡村旅游,如今已经实现全面脱贫,2016年到访游客突破16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92亿元。

 

    如今的贵州,乡村旅游扶贫犹如一阵阵暖风拂动每一个贫困山寨。今年上半年,全省乡村旅游完成投资59.15亿元,占全省旅游总投资的32.5%;乡村旅游接待游客1.64亿人次,占全省旅游接待游客总人数的46.6%;乡村旅游实现收入763.16亿元,占全省旅游总收入的24.3%。“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关键是要按照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提前做好市场分析,打造产品供给体系。”李三旗分析认为,贵州具有独特的气候优势,村寨是多彩文化的聚合宝地,发展乡村旅游要以村寨文化、自然风景为灵魂,打造乡村旅游产品供给体系。

 

    如今,山地公园省牢记总书记的嘱托,统筹做优做强生态长板,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贵州正撕下贫困落后标签,冲出经济社会发展“洼地”,步入“平地”,勇攀“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