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亚洲新闻电视台:富人和名人比你想象的更容易被骗
原题:为什么富人和名人比你认为的更容易上当受骗 当人们得知有人被骗子骗走金钱时的经典反应是“他为何如此容易上当受骗”。骗子往往会利用人们的心理弱点来愚弄他们。不只是普通人,有关巨额骗局的新闻也层出不穷。例如,加密货币交易平台FTX的创始人班克曼-弗里德吸引了众多一线投资者和名人,然而他的帝国于去年 11 月崩溃,他正在等待多项欺诈指控的审判。
人们对欺诈受害者的刻板印象是他们天真且年纪较大。然而,欺诈受害者的数据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景象,远比人们的刻板印象更微妙。根据研究人员的分析,即使是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人也容易上当受骗。骗子通常针对特定人群制定特定计划,而富人和名人也是他们的目标。
研究发现,过度自信是富人和名人容易上当受骗的重要原因。在某领域(如军事)颇有成就的人,可能会高估他们自己在其他领域(如医学)的能力。这可能有助于解释为何伯尼·麦道夫(美国已故金融诈骗犯——编者注)能欺骗那些不是金融专家的高学历人士。
我们的研究发现,人们通常对自己识破骗局的能力充满信心。在一系列实验中,我们调查人们为何接触那些明显是骗局的材料。一些人可能察觉到这是骗局,但他们仍会联系骗子进行确认。典型的骗局会首先让受害者暴露在骗子的推销中,唤起受害者心中的恐慌等强烈情绪。然后,骗子使用说服策略,如承诺、权威、“社会证明”等吸引诈骗目标。“社会证明”是心理学家罗伯特·恰尔迪尼创造的术语,用于解释消费者如何根据他人行为调整自身行为。
名人的“社会证明”效力可能特别强大。他们可能不完全了解这种手段,但仍对产品或服务的有效性深信不疑。专家和富人可能自认为,知识或财富赋予他们的权威成为保护他们不会上当的盾牌。但研究表明,那些已习惯于投资和冒险的人更可能接触非法投资机会,他们也对这些机会持更开放态度。从骗子的逻辑角度来看,欺骗少数富人或组织比欺骗许多穷人容易得多。财富管理服务公司Saltus的报告发现,净资产超过300万英镑的人成为骗局受害者的可能性约是净资产介于25万英镑至50万英镑之间的人的两倍。
当某人的声誉处于危险时,他们可能更不愿意承认自己是受害者。他们担心自己会受到羞辱,因此不愿报案或寻求帮助。然而,他们的羞愧感只会让骗局继续下去并欺骗更多受害者。
热门文章
- 1美媒惊呼!“中国工厂比美国、德国或日本的自动化程度更高”
- 2哈瓦那到北京要多少钱?一位古巴老人的往事,看哭了无数中国网友
- 3大学教师体验外卖生活走红,一个月挣了7000多,瘦了6公斤!他说:没有切肤之痛,写出来的东西都是轻飘
- 4总投资5600亿!最重要的高铁大动脉来了,沿江高铁为何避开了许多沿江城市?
- 5【央广时评】从书香中国看文脉赓续的纵深推进
- 6“赏花经济”带动文旅市场春潮涌动 为城乡消费注入蓬勃动能
- 7女游客在瓦屋山被落石砸中倒地,无人机拍下惊魂一幕,游客吓懵
- 8真正有远见的父母,都在给孩子做“多巴胺戒断”
- 9前十一月A股又是全球垫底
- 10揭秘:一念之差让樊某人才两空,樊某前妻无情无理无德,是珠海11.11特大事件的主要诱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