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室里叠被子”,教育不能为了应试走极端
学生的学习离不开严格的管理,但必须严而有度。
▲汝州外国语高级中学。图/汝州外国语高级中学微信公众号
文 | 胡欣红
“校方苛求军务叠被标准,多次要求学生不上早读,占用上课时间将被子搬到教师办公室,在教室里重叠。学生常常因为叠被迟到受罚,很多学生宁愿冻感冒发烧,晚上也不敢盖被睡觉。”有网友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留言,投诉汝州外国语高级中学实行“畸形”管理方式,“形式主义”作风严重。
对此,河南省汝州市教体局回复称:2021年7月,学校引进了衡水团队全面管理,推行新的管理模式;对于多次迟到违反学校纪律影响正常教学秩序的学生,首先与家长沟通共同教育,屡教不改的同学再通知家长回家反省进行思想教育,不存在单纯因学生迟到等小错误让学生回家反省的情况。
围绕衡水模式,一直以来争议不断,不时惹出风波。不过,在公众印象中,尽管社会各界尤其是教育专家对衡水模式存在不同态度,但家长们出于“现实”考量,大多持肯定态度。根据现有的信息判断,此次投诉的网民应该是汝州外国语学校高中部的学生家长。家长主动向所谓衡水模式“发难”,意外之余,其所传递出来的信息更耐人寻味。
▲2018年4月13日上午,汝州外国语学校高中部(衡中汝州实验学校)揭牌暨首批教师赴衡水中学培训欢送仪式在汝州外国语学校举行。图/汝讯网
严师出高徒,学生的学习确实离不开严格的管理,但必须严而有度,不能不近人情,罔顾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否则,不仅不能帮助学生达到良好的学习状态,还会适得其反。因过度严苛的管理而导致的悲剧,这样的教训并不少。
衡水模式,无论如何“高效”和风行,那种对学生的管理精确到分钟的极致做法绝非正常的教育,学生的学习潜力可能面临被竭泽而渔乃至严重透支的情况。令人遗憾的是,在应试教育的大氛围下,很多学校依然纷纷引进或效仿衡水模式。一些学校甚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学生连打个哈欠也算违纪。“抹护手霜”“梳头”“坐姿不端” “上课5分钟还没有进入学习状态”“和同桌说话,眉来眼去”……这种违纪通报令人不适。
成绩固然是一道绕不过去的硬杠杠,但教育理念没有必要为了应试走极端。毕竟,学校是培养人的地方,而非考试“机器”。学校承担教育和管理职责,更应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科学施策。
当下,在国家大力推进“双减”的大背景下,遵从教育规律,避免走极端,尤其值得地方教育部门和学校管理者深思。
热门文章
- 1美媒惊呼!“中国工厂比美国、德国或日本的自动化程度更高”
- 2哈瓦那到北京要多少钱?一位古巴老人的往事,看哭了无数中国网友
- 3大学教师体验外卖生活走红,一个月挣了7000多,瘦了6公斤!他说:没有切肤之痛,写出来的东西都是轻飘
- 4总投资5600亿!最重要的高铁大动脉来了,沿江高铁为何避开了许多沿江城市?
- 5【央广时评】从书香中国看文脉赓续的纵深推进
- 6“赏花经济”带动文旅市场春潮涌动 为城乡消费注入蓬勃动能
- 7女游客在瓦屋山被落石砸中倒地,无人机拍下惊魂一幕,游客吓懵
- 8真正有远见的父母,都在给孩子做“多巴胺戒断”
- 9前十一月A股又是全球垫底
- 10揭秘:一念之差让樊某人才两空,樊某前妻无情无理无德,是珠海11.11特大事件的主要诱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