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望时评】爱说丨重启跨省团队游 推动旅游复苏
7月14日,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旅游企业扩大复工复业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在低风险区恢复跨省(区、市)团队旅游,出入境旅游业务暂不恢复,景区游客接待量由最大承载量不得超过30%上调至50%。此举不仅更加方便游客出行,更关键的是提振了旅游行业的发展动能。

旅游业是受疫情影响最大的行业之一。今年上半年,各大景区先是闭门谢客,再是在有效控制疫情后按照最大承载量的30%营业,相较于闭门谢客的损失和往年同期的收入,这并不够“解渴”。另外,由于团体跨省游、出境游陷入停滞,靠带团为主的旅行社的日子也不好过。
恢复跨省团队游,提升景区最大承载量,对于旅行社和景区来说,都是“久旱逢甘霖”的大利好。同时,旅游业的有力复苏,也将更好地带动交通、餐饮、住宿、商品消费等相关行业领域持续“回血”,增强社会信心,提升经济预期。
疫情带来的压力,未尝不是行业转型升级的契机。面对“生存危机”,旅游业也要开动脑筋,用好政策,积极“自救”。在贵州,各景区纷纷推出免门票优惠,省政府主导发放“多彩贵州文旅消费券”,组建“多彩出游”OMO平台运营管理公司、用大数据赋能旅游行业……这些都是行业“危中寻机”的主动作为。现在,政策有序释放了暑期团队游的需求,贵州旅游行业更应打出特色、强势出击,在疫情常态化防控不放松的基础上做好暑期旅游产品营销,不断提升游客体验。
旅游业牵涉大规模人员流动、聚集,对疫情分外敏感。旅游业的政策不断由紧到松,不仅为旅游业带来了信心,也为全社会带来了信心。不过,国际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外防输入”的压力仍然很大,我们一方面要坚定推进各行业复工复产的步伐,另一方面也要绷紧疫情常态化防控这根弦。对于旅游业,要让疫情防控的措施、预案的迭代更新进度和行业恢复进度保持一致,这样才能让行业复苏行稳致远。
热门文章
- 1美媒惊呼!“中国工厂比美国、德国或日本的自动化程度更高”
- 2哈瓦那到北京要多少钱?一位古巴老人的往事,看哭了无数中国网友
- 3大学教师体验外卖生活走红,一个月挣了7000多,瘦了6公斤!他说:没有切肤之痛,写出来的东西都是轻飘
- 4总投资5600亿!最重要的高铁大动脉来了,沿江高铁为何避开了许多沿江城市?
- 5【央广时评】从书香中国看文脉赓续的纵深推进
- 6“赏花经济”带动文旅市场春潮涌动 为城乡消费注入蓬勃动能
- 7女游客在瓦屋山被落石砸中倒地,无人机拍下惊魂一幕,游客吓懵
- 8真正有远见的父母,都在给孩子做“多巴胺戒断”
- 9前十一月A股又是全球垫底
- 10揭秘:一念之差让樊某人才两空,樊某前妻无情无理无德,是珠海11.11特大事件的主要诱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