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作家:香港,该说再见了
来源:环球网
发布:2019年11月27日
作者:
人气:74889
德国《法兰克福汇报》11月24日文章,原题:再见,香港 过去的两个半月时间里,我的太太一直在香港大学担任客座教授。但是随着近来局势的严重恶化,我们一家三口不得不非常遗憾地离开香港。
我和太太在到达香港时就想好,只要我们远离抗议中心,不看新闻,这座城市就会显得平静。我向远方的家人和朋友报了平安。生活就这样继续。
我大部分时间都花在这座城市的众多游乐场中。在那儿,作为(带孩子的)父亲,我总是少数。许多孩子由菲律宾保姆陪同。
贸易让香港变成一座国际化城市,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在这里都可以找到家的感觉。尽管香港的包容度很大,但并不是完全没有歧视的城市。我亲眼看到过一个逆行的印度小伙被一个美国人拦下训斥。作为一个白人男性我经常觉得在这里生活更容易,而我的太太因为较深的肤色常会被人看作是保姆。殖民时代的遗产仍然遍布这座城市。超市里的商品不是从英国就是从美国进口,对来自中国内地的商品普遍抱有疑虑。
我女儿的幼儿园老师来自四大洲。女儿学会了中文歌,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孩子交了朋友。这些孩子不在乎其他孩子来自哪里,以及他们的外表和语言。在这里,香港像乌托邦一样充满希望。
然而,局势不断恶化,暴力事件不断增加,无辜的人成为牺牲品。每次出行前,我都要在网上查看抗议人群在哪里。当遇到穿黑衣的抗议者时,我们总是保持警惕。我们还开始刻意地避免穿白衣服,不想被看作是支持港府的人。
令人震惊的是,香港市民的权利因为抗议活动受到如此多限制,普通人的生活状况不断恶化。一名老出租司机说:“以前的香港早就不存在了。现在是该说再见的时候了。”(作者克里斯朵夫·克罗布勒为德国作家,青木译)
热门文章
- 1美媒惊呼!“中国工厂比美国、德国或日本的自动化程度更高”
- 2哈瓦那到北京要多少钱?一位古巴老人的往事,看哭了无数中国网友
- 3大学教师体验外卖生活走红,一个月挣了7000多,瘦了6公斤!他说:没有切肤之痛,写出来的东西都是轻飘
- 4总投资5600亿!最重要的高铁大动脉来了,沿江高铁为何避开了许多沿江城市?
- 5【央广时评】从书香中国看文脉赓续的纵深推进
- 6“赏花经济”带动文旅市场春潮涌动 为城乡消费注入蓬勃动能
- 7女游客在瓦屋山被落石砸中倒地,无人机拍下惊魂一幕,游客吓懵
- 8真正有远见的父母,都在给孩子做“多巴胺戒断”
- 9前十一月A股又是全球垫底
- 10揭秘:一念之差让樊某人才两空,樊某前妻无情无理无德,是珠海11.11特大事件的主要诱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