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正在摧毁中国年轻人的审美,让年轻人萎靡
网红审美,就是一种没有经过思考和积淀的美。
前些年有句非常流行的话:“你可以一夜整成范冰冰,却没办法一夜之间读成林徽因。”
私以为然,然而前不久,网红整容也嚯嚯到林徽因脸上来。有人用AI技术精修了林徽因一张照片,修复过后的“林徽因”,眼窝深邃,鼻尖高跷,还有幼态的脸型,精致的五官。
于是有人说,这样的林徽因“又美又有气质还那么有才”“总算理解文人为什么对她那么痴迷”......
美是每个人本能的追求, 但是,假若人人皆以刀兵相见的整容,涂脂抹粉的化妆,注射肉毒杆菌抚平皱纹时,皆以网红美为美时,却是可悲的。
因为当所有人对美都只有肤浅认知的时候,美已经消失。
糟糕的是,网红美大行其道,却鲜有人对网红美心生警惕。
· 网红美,局限了我们看世界眼光 ·
有一个朋友特别喜欢网红店,隔三差五在朋友圈晒九宫格,刚开始还觉得挺新鲜的。
店铺布置精美,推门进来是一串串风铃,她坐在长长的桌子前,窗外的风吹进“布呤布呤”响,吃着大理石碟子上的抹茶蛋糕卷,这样的体验她很满足。
于是“咔擦”一声,她把这个画面记录了下来。但看多了便有种莫名的熟悉感,雷同的几何图案抽象画,火烈鸟、龟背竹、霓虹灯,粉墙。
有一个网友说,“我曾经也这样,但现在不再拍逛网红店拍网红照了。”
“因为我想看看网红眼光以外的世界”。
去年上海有一个艺术展《棉花糖与白日梦》,但展厅没有令人仰慕的传统艺术,也没有脑洞大开的现代作品,只有粉红电话亭,巨型棒棒糖,大懒包,秋千屋。
这种冒着粉红泡泡的艺术展览,叫“网红展”,从咖啡馆,转场到美术馆,艺术空间。那么网红展到底在展什么?
“哇好好看,帮我拍个照,感觉到达了艺术巅峰,再发个朋友圈求赞”,这几乎是所有网红展的目的。网红展变成一种刷爆屏的狂欢
我们不拒绝网红美,但警惕愈演愈烈时,人们不再欣赏真正的艺术作品,不再瞻仰大师名作。
狂欢的背后是越来越多人都在以同一种眼光看世界,画圈为牢,便容易养成一种对美狭隘的偏见。
这又何尝不是一种“美盲”。 失去对美的判断力,失去对美的想象力,最后便会变成一个只看到网红美的井底之蛙。
· 只追求网红美的人,是可悲的 ·
年初,一位粉丝将舒淇的照片重度磨皮,打上柔光,黄皮肤瞬间变成白皮肤,粉丝为此沾沾自喜,却被舒淇直接点名:“你怎么不去粉一个白人呢?”
袁咏仪的素颜照也被粉丝十级磨皮嫩肤,削尖下巴,被她看到后,回复了一个“呕吐”的表情。
从什么时候起,我们的审美被网红脸侵占了?以为大眼睛,上翘的鼻头,瓜子脸,白到发光的肌肤,就是美的。
前段时间,人们又开始热衷修复90年代港星的美颜,于是使用AI技术修复王祖贤、林青霞、张国荣的老照片,修复后的模样,确实面容清晰,苹果肌饱满,线条感也更丰富。
但仔细看,便会发现修复后的“她们”眼神不一样了,抹去身上的气质,只是变成一个稍微高级一点的网红罢了。
刀刀曾向她的读者问过一个问题:随着漂亮的人越来越多,什么样的美能够不随着阈值的提高而失色呢?
被赞最多的答案是: “生命力,永远的生命力。 ”
我们在追求美的同时,忽略了 气质才是一个人真正长存于世的美。 没有生命力的美,只是一朵打了防腐剂的花,没有灵魂。
那外表的美不可以追求吗?
当然不是。 但是“如果人生追求的只剩下外表,那何其可悲。”
只有肤浅的人才以貌取人 ·
《人物》采访了陈意涵,她有双下巴,鱼尾纹和两道浅浅的法令纹,有一次朋友问她,要不要去打掉皱纹?还有双下巴,要不要也去打个什么针呢?
陈意涵丝毫不在意,她不喜欢修图,不喜欢滤镜,更不会美化脸上的皱纹。
什么时候,美有了标准答案?不能有雀斑,不能有皱纹,不能长痘痘。
面对这样的不完美,陈意涵说: “它们不就是你的故事吗? ”“我笑了30年,才有这样的纹路,你不觉得它很珍贵吗? ”
马伊琍有一年拍戏被晒到长斑,她说,几十年来不防晒不化妆便不会出门,这对她是“一记警告”,可是转身想想:“岁月之美又何须抵抗”。
于是,马伊琍的粉底越用越薄,越来越少补妆。 因为美不是去伪存真。
皱纹是微笑待过的地方,斑点是星星留下的面纱。 每一道皱纹都装着一次欢声笑语,每一个斑点都烙印着岁月的记忆,它们代表了一个人经历过什么,看见过什么,听见过什么。
即使把皱纹、斑点美化掉,即使美容针能还原20岁的胶原蛋白,恢复吹弹可破的肌肤,也不过是一种自我欺骗,一种自我陶醉。
如果只能接受好的一面,拒绝岁月带来的“不完美”,这样的美,很浅薄。
王尔德说: “只有肤浅的人,才不以貌取人。 ”
真正的美从来都不显而易见,也不难以察觉,如果只看到外表的美,未能觉察到美的深处,终究浅薄。
美的层次不仅仅是生理上的美,相由心生, 一个人的容颜更是内心折射出来的样子,你会笑是因为你心里在笑
文字为物道原创,图片来源于网络,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热门文章
- 1美媒惊呼!“中国工厂比美国、德国或日本的自动化程度更高”
- 2哈瓦那到北京要多少钱?一位古巴老人的往事,看哭了无数中国网友
- 3大学教师体验外卖生活走红,一个月挣了7000多,瘦了6公斤!他说:没有切肤之痛,写出来的东西都是轻飘
- 4总投资5600亿!最重要的高铁大动脉来了,沿江高铁为何避开了许多沿江城市?
- 5【央广时评】从书香中国看文脉赓续的纵深推进
- 6“赏花经济”带动文旅市场春潮涌动 为城乡消费注入蓬勃动能
- 7女游客在瓦屋山被落石砸中倒地,无人机拍下惊魂一幕,游客吓懵
- 8真正有远见的父母,都在给孩子做“多巴胺戒断”
- 9前十一月A股又是全球垫底
- 10揭秘:一念之差让樊某人才两空,樊某前妻无情无理无德,是珠海11.11特大事件的主要诱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