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喜提“史上最长春节假期”,专家:非假期安排常态,未来或不再“前借后挪”调休延长假期
11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26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发布。根据通知,春节将在2月15日至23日放假调休,共9天。
九派新闻注意到,2026年假期总天数较往年并没有增减,但由于在春节前后共调休两个星期六,即2月14日和2月28日,因此拼出一个连续9天的“史上最长”春节连休。其中,农历腊月二十八和除夕两天均放假,腊月二十九即为除夕。

2026年春节假期,连休9天。图/中国政府网
这一调整迅速引发热议,不少网友纷纷点赞,“史上最长春节假期”话题也登上热搜。同时,也有网友疑问,今年春节假期的调整是否结合了社会需求与发展现状的考量?“史上最长春节假期”有可能成为未来假期安排的常态吗?
同日,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休闲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琪延在接受九派新闻采访时表示,此次假期调整基于日历自然规律,通过灵活调休实现了春节假期6天以上的延长,这一安排的核心优势首先在于,充分契合中华民族春节团聚的传统习俗,通过充足的假期更好地满足民众返乡团聚、孝敬父母的需求,也回应了社会对春节假期时长的期待,彰显了对传统节日文化的重视。
其次,从宏观经济层面来看,王琪延认为,假期延长会给拉动内需、扩大消费带来积极作用。“没有消费就没有生产,比如说我买件家具,我要有时间到那挑一挑。”消费作为社会再生产的最后一环,是生产价值实现的关键环节,春节假期的延长能够有效释放消费潜力,对经济发展形成正向拉动。
王琪延补充,当前假期时长的把控较为合理,在满足民众需求与保障生产之间实现了平衡,是结合中国现阶段实际情况作出的制度安排。然而,他也提到,当前通过调休延长假期的模式并非最优方案。“未来,随着我国人均GDP提升和生产效率提高,我们可能不再通过‘前借后挪’的调休方式,让它(假期)自然形成。”
当谈及“史上最长春节假期”是否可能成为未来假期安排的常态时,王琪延指出,这是一个过渡形态,但此次春节假期延长也可视为一次重要的政策尝试,若该调整模式取得良好成效,其经验或将为未来其他节假日的优化调整提供一定的借鉴参考。
(九派新闻)
热门文章
- 1美媒惊呼!“中国工厂比美国、德国或日本的自动化程度更高”
- 2哈瓦那到北京要多少钱?一位古巴老人的往事,看哭了无数中国网友
- 3大学教师体验外卖生活走红,一个月挣了7000多,瘦了6公斤!他说:没有切肤之痛,写出来的东西都是轻飘
- 4总投资5600亿!最重要的高铁大动脉来了,沿江高铁为何避开了许多沿江城市?
- 5【央广时评】从书香中国看文脉赓续的纵深推进
- 6湖南一学生宿舍床铺仅用三角铁和螺丝固定,学校回应
- 7“赏花经济”带动文旅市场春潮涌动 为城乡消费注入蓬勃动能
- 8女游客在瓦屋山被落石砸中倒地,无人机拍下惊魂一幕,游客吓懵
- 9真正有远见的父母,都在给孩子做“多巴胺戒断”
- 10前十一月A股又是全球垫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