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付出了那么多,孩子却没有成为我想要的样子

来源:成都儿童团 发布:2021年08月24日 作者: 人气:92935

接受孩子是个普通人,是许多父母要迈过的一道坎。

但更多的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举全家之力,走上了“鸡娃”的道路。

遗憾的是,孩子的成长注定是一个父母单方面无法全部决定的,所以,大多数家长最终只能感叹:“为什么我付出了那么多,孩子却没有成为我想要的样子?”

有一组数据一定要分享给各位父母,这不是吓唬,而是值得发自内心地去重视:

2021年3月,中科院心理所发布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2020年中国青少年抑郁检出率达24.6%随着学生年级升高,抑郁和重度抑郁也呈上升趋势。

因此,如果你还苦恼孩子没有成为你想要的样子时,不妨再思考几个问题:

孩子的生命以及他的生活本质上属于谁?

我们为他定制未来的时候,到底是为了孩子,还是为了我们自己?

我们现在的样子,是否是我们的父辈们想要的样子?

母亲篇:

报6门补习班“鸡娃”

女儿患上了抽动症

我是一名教育工作者,但我也曾是,一个“鸡娃”的母亲。

15年前,女儿呱呱坠地,看着那一团粉嫩的小生命,当时的想法很简单:

健健康康、快快乐乐长大,足矣。

4年过后,女儿上幼儿园了,那时她是一个很自信的小姑娘,每天都会叽叽喳喳跟爷爷奶奶分享幼儿园里的趣闻,哪个小朋友课堂上哭了、今天又和哪个小朋友一起玩过家家了。每回儿我逗她,你们班谁最漂亮呀?她总是昂着头,嘴角上扬,“当然是我呀,老师和同学们都喜欢我。”

也是那时,听说亲戚朋友家的孩子都在上补习班,我也很焦虑大家都在给孩子补课,我女儿要是输在了起跑线上咋办?于是在幼儿园大班,我给她报了六门补习班:美术、语言、主持、钢琴、田径、唱歌。

不同课程价格有差异,但都不便宜。最贵的是主持课,一节课就几百,我一年交4次费用,寒暑假交一次,上下学期交一次,这一科的补习费,一年都上万,这还是十多年前的价格。

整个幼儿园期间还好,女儿放学没啥作业,上完一两节补习班回家,背背古诗、看看动画片。

但自从上了一年级,女儿脸上的笑容就少了,回家也不跟我们聊天了。我们有些担心,但又觉得,上小学了,肯定不能像幼儿园一样以游戏为主,有作业压力也正常。

女儿的作息比较严格,早上七点钟起床,下午四点半(一年级)放学,5点去补习班。周一学习美术、周二学习钢琴,反正周内五天每天都不一样。

一节补习课通常40到60分钟,女儿补完课回家一般六点多,吃完晚饭就七点了。虽然孩子一天下来已经非常疲惫了,但学校的家庭作业,也必须得完成。爷爷奶奶经常打抱不平:娃娃学了一天了,哪还有心思做作业?

图文无关,图源视觉中国

回忆里,女儿那会儿都是一边打哈欠,一边做作业,经常十点左右哭着上床睡觉。

我那时在学校做教导主任,很多事都得亲力亲为,各个方面都得把关,也挺忙的。女儿的衣食起居,主要是爷爷奶奶照顾,若是学习上遇到难题,我都只能通过电话解决。

一般情况下,我回到家快十点了,女儿已上床睡觉,我还得去检查她的家庭作业。好几次,我都发现她汉字偏旁写错了,第二天早上七点不到,我就把她叫起来,边揉眼睛、边修改。

刚开始,女儿都是温顺地按着我们的安排来,后来,她哭着跟我说,妈妈我不想做作业,我想睡觉了。当时听了心里很难过,但我还是坚持:刚上一年级,应该是短暂的不适应,从没想过是不是给孩子做了过多的规划。

一年级上期的某段时间,孩子开始轻微地眨眼睛、抽脖子,我当时还说她,怎么刚上一年级,各种坏习惯、难看的动作就出来了?

大概两个月后,在邻居阿姨的提醒下,我才意识到,女儿可能生病了。

邻居阿姨的小孙子就得过抽动症,眨眼睛、抽脖子、嘴里还发出哼哼的声音,我打电话跟爷爷奶奶确认,这些症状,女儿都有。

赶忙开车送她到儿童医院,一检查,果然是抽动症。按医生的推测,我们家族没有抽动症的遗传史,孩子出生也没有这方面的问题,女儿的病因应该是精神压力太大了。医生当时就说,若孩子再在高压下学习两个月,以后连正常的上学可能都成问题。

我当时非常震惊,第一时间叫停了所有的课外班。

抽动症治疗需要半年到一年的时间,中药和西药结合着吃,每天早上喝两碗中药,晚上再喝两碗,还搭配着吃一些激素类药物。中药很苦,激素类药物还会导致发胖。

女儿吃药痛苦,我心里也难受极了,是药三分毒,什么赢在起跑线、知识衔接?这时候统统都不重要了。

好在女儿身体素质不错,半年下来,情况就好转了。同时,我也幡然醒悟,不再逼她学习,也不报补习班。孩子一年级拼音跟不上,我就下班回家亲自教,周末挤时间陪她打乒乓球、跳绳、做家务,和她一起去电影院看动画电影,一起哈哈大笑。

图文无关,图源视觉中国

为什么之前为她付出了那么多,孩子却没有成为我们想要的样子?我想,我的感悟就是,我们付出的,并不是适合女儿的,也不是女儿想要的。

如今,女儿已经顺利升入中学,老二正处在幼儿园阶段,吸取了之前的“鸡娃”教训,我更多的是陪伴他们:每天早上一起做操,周末一起做家务、打乒乓球,也不再盲目报班了。

有时候,也会遇到和我当年一样教育焦虑的父母,我会跟他们讲我的教训:

在孩子的健康面前,成绩、面子,统统不值一提。

女儿篇:

和我妈的沟通方式里,70%是武力,

30%是语言,包括20%语言暴力

我妈是全职妈妈,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

25年前,我出生在川北的一个四线小城。伴随着我的出生,爸妈放弃了共同创业的餐馆。家庭的重心从此转向,我妈全职在家照顾我,我爸找了一份事业单位的工作。

出生6年后,在那个热浪灼人的夏天,我迎来了人生中的第一件大事——幼儿园毕业。

在毕业典礼上,按照安排,跳拉丁舞的我,本该第三个出场。但那时,我正在某个小凳子上和小朋友玩得不亦乐乎,把表演一事抛到了脑后。

直到我妈迎面走来,看到她紧抿的双唇,我才发现大事不妙。果然,错过表演时间了。我妈觉得我太贪玩,便当着老师同学的面儿把我拎回家,用衣架一顿胖揍。

我的抽泣声,混杂着小区幼儿园传来的音乐,就是我的幼儿园毕业典礼。当然,毕业照里,也找不到我小小的身影。

接着就上小学了。这6年,可能是我唯一让父母较为省心的时光。班上六七十个同学,我当了4年小班长,3年大队长,成绩一直稳居前三。

但我妈依旧慌张,如果那时有“鸡娃”一词,我就是标准的被鸡。小学二年级,我妈就开始打听绵阳的几所私立中学,为我的小升初谋划。听“麻友”(经常约打麻将的朋友)提及剑桥少儿英语升学时会加分,我妈便为我报了名。三年级考了一级,四年级过了二级,他们又想让我学三级,太累了,我坚决反抗:你们打死我,我都不去了。

我妈妥协了,前提是英语换成了奥数,因为她听说很多私立初中会单独设置选拔考试,考英语和数学,数学要考奥数。

我妈很强势,一直以来,任何事情只要说不,就是挑战她的权威。

从初中自主招生开始,曾经优秀的我,成绩就开始走“下坡路”。我妈给我定了两所绵阳私立学校,但我一所都没考上。

自主招生考试在五一劳动节,考试当天太阳火辣,那天的记忆里,两个画面特别深刻:一个是现场黑压压的人群,另一个就是我妈听到成绩时,瞬间垮下来的脸。

《小舍得》截图

少儿英语、奥数,统统没加上分。最终,我只考上了本地的一所私立学校。

进入初一,班上都是各地考上来的“学习佼佼者”,我的成绩基本处于中间水平。作为一个和我妈一样好面子的人,当身上的“学霸”光环褪去,那种落差感,一度让我煎熬、自卑。

我妈也很着急,她的方式是,想尽一起办法压缩我的休息时间。

即便周末、寒暑假,她也见不得我和朋友出去玩,“做完家庭作业了?那就看看错题,错题也复习完了,就看看书,看看你自己啥子成绩,别人啥子成绩。”

直到中考,我的成绩还是处于班上中游。最终,我妈托关系送我去了绵阳一所私立高中,没有参加自主招生考试。

图文无关,图源视觉中国

小学前三、初中中等,在高手如云的高中,我的成绩就经常“吊车尾”了。高一不分科,除了主课还能保持一百出头的分数,文综、理综都分别都只能考一百多分。回想起来,这可能也与家长们的固定思维有关,爸妈从小盯得最紧的就是语数外,其他科目都是“耍耍课”,包括我学的拉丁舞。

高三毕业,我的高考成绩并不理想,离文科一本线二十来分,最终只上了一所普通的师范院校。和爸妈的投入相比,我并没有达到他们的预期;和家族里名牌大学的哥哥姐姐们相比,我也与他们相距甚远。

大学毕业后,我没有听爸妈安排回老家,而是在读大学的城市成为了一名小学老师。

为什么没再听他们的安排?因为我发现自己似乎有点讨好型人格,这小半辈子都在为获得我妈的认可而活。但至今,我都很少得到我妈的赞扬,无论我当主持人得到了多少老师的夸赞、活动组织得有多好,她都不会表扬和认可我。

现在,我想按自己的意愿好好生活。

当老师之后,我理解了他们的做法,一定程度上也算和自己、他们达成了和解。我是家里的独生女,他们是新手父母,他们很多处理方式都是按老一辈的经验,比如,对孩子要求严厉,让孩子提升学历、在社会上有竞争力,就是他们“为我好”的方式。

但遗憾的是,他们曾经说过可能上千句“我都是为你好呀”,却从来不曾问过一句:

孩子,你喜欢什么?

记者丨李宇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