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五年旅游业将发生哪些重大变化?这份新鲜出炉的规划和我们息息相关

来源:凤凰网旅讯 发布:2021年06月09日 作者: 人气:96779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正式对外公布了《“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对我国下一阶段旅游发展提出重要指导意见。

规划中对大众旅游、出入境旅游、智慧旅游的发展均做了指导,内容还涵盖了落实带薪休假制度、引导门票优惠补贴、提供更多优质旅游产品和服务等内容,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对未来的旅游发展提供思路。

凤凰网旅游整理了《规划》中部分与旅游相关的内容,无论你是旅游行业从业者还是旅游者,这份规划都与你息息相关。

01

推动文旅融合

推动高质量发展

《规划》里多次强调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等内容, 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成为“十四五”时期的发展重点之一。

在目标方面,明确到 2025 年,我国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更加完善,治理效能显著提升,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中华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进一步增强,文化铸魂、文化赋能和旅游为民、旅游带动作用全面凸显,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竞争的强大动力和重要支撑。

其中包括,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体系不断完善,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古籍实现系统性保护,文化遗产传承利用水平不断提高,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四有”工作完成率达到 100%,建设 30 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和 20 个国家级非物 质文化遗产馆。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水平显著提高,服务效能进一步提升, 全国各类文化设施数量(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美术馆、博物馆、艺术演出场所)达到 7.7 万,文化设施年服务人次达到 48 亿。

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文化产业结构布局不断优化,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不断提高,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支撑和带动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旅游业体系更加健全,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综合贡献度不断提高, 大众旅游深入发展,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不断提高,国内旅游和入境旅游人次稳步增长,出境旅游健康规范发展。 文化和旅游市场体系日益完备,文化和旅游市场繁荣有序,市场在文化和旅游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得到更好发挥,市场监管能力不断提升。

对外和对港澳台文化交流和旅游推广体系更加成熟, 中华文化走出去步伐加快,培育形成一批文化交流和旅游推广品牌项目,海外中国文化中心总数达到 55 个。


02

大众旅游、智慧旅游

成发展重点

根据《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我国2019年约合人均旅游4.3次,大众旅游时代已经到来,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动力活力日益迸发。

尽管如此,《规划》中 也指出,要认识到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还比较突出, 城乡差距、区域差距依然存在,文化和旅游产品的供给和需求不完全匹配,与高质量发展要求存在一定差距。

完善现代旅游业体系将成为下一阶段的重要工作之一。要 深化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大众旅游、智慧旅游和“旅游+”“+旅游”,提供更多优质旅游产品和服务,加强区域旅游品牌和服务整合 ,完善综合效益高、带动能力强的现代旅游业体系,努力实现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具体体现在:

深入推进大众旅游:优化旅游环境、完善带薪休假、增加旅游惠民措施

深入推进大众旅游,优化旅游环境,推进旅游惠民,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特色化、多层次旅游需求;优化旅游消费环境、拓展旅游消费领域。 推出更多定制化旅游产品、旅游线路,开发体验性强、互动性强的旅游项目 ,增加旅游惠民措施,加大旅游公共服务力度。 推动完善国民休闲和带薪休假等制度。引导各地制定实施门票优惠补贴等政策。 加强宣传教育,引导游客文明、安全、理性、绿色出行。聚焦旅游目的地建设,创新全域旅游协调发展机制,提升全域旅游示范区发展质量。发展夜间旅游和假日经济,拓展旅游时空范围。

到2025年,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达到30 个,建设 60 个区域文化和旅游消费中心城市,加强指导支持和动态管理。 建设 200 个以上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扩大夜间消费规模。

积极发展智慧旅游:预约、错峰、限量常态化

加强旅游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深化“互联网+旅游”,加快推进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智慧旅游发展。加强智慧旅游相关标准建设,打造一批智慧旅游目的地,培育一批智慧旅游创新企业和示范项目。 推进预约、错峰、限量常态化,建设景区监测设施和大数据平台。

文旅部提出,将支持一批智慧旅游景区建设, 发展新一代沉浸式体验型旅游产品,推出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智慧旅游景区。

大力发展红色旅游:推出一批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

完善红色旅游产品体系,促进红色旅游与乡村旅游、研学旅游、生态旅游融合发展,推出一批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推出“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举办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组织红色研学旅行活动。创新红色旅游展陈方式,开展红色旅游宣传推广,提升红色旅游发展活力。

提升 300 处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发展质量,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

开展国家级研学旅行示范基地创建工作,推出一批主题鲜明、课程精良、运行规范的研学旅行示范基地。

丰富优质旅游供给:满足不同出行需求

创新旅游产品体系,优化旅游产品结构,提高供给能力和水平。建设一批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以具有一流水平的 5A 级旅游景区和世界遗产景区为基础,完善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强化景区科技应用水平,打造一批世界级旅游景区。同时,研究建立世界级旅游度假区建设储备名录,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开展世界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工作。

支持旅游度假区提升旅游基础设施和休闲度假品质,培育一批 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打造一批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认定一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完善 A 级旅游景区评定和复核机制,有序推动旅游景区提质扩容。

以景区、度假区、旅游休闲城市等为依托,打造区域性国际旅游目的地,建设生态、海洋、冰雪、城市文化休闲等特色旅游目的地。

推动乡村旅游发展,推出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和精品线路。推出一批文化内涵丰富、产品特色鲜明、配套设施完善、环境美好宜居、风俗淳朴文明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培育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集聚区。

发展专项旅游和定制旅游产品。完善自驾游服务体系,推动自驾车旅居车营地和线路建设。将认定一批高等级自驾车旅居车营地,推广自驾游精品线路,支持营地合理设置与自驾车旅居车相配套的服务设施。

发展海洋及滨海旅游,推进中国邮轮旅游发展示范区(实验区)建设。推进低空旅游、内河旅游发展。发展康养旅游,推动国家康养旅游示范基地建设。发展冰雪、避暑、避寒等气候旅游产品。认定一批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发展老年旅游,提升老年旅游产品和服务。

值得注意的是,《规划》提出要加强沿黄地区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以黄河流域部分县(市、区)为重点,打造一批具有标志性的文化旅游项目。

在丰富完善旅游公共设施方面,提出要增强旅游集散中心、游客服务中心、咨询中心的公共服务功能,完善旅游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推进旅游景区、度假区、休闲街区、游客服务中心等标识体系建设。持续深入开展旅游厕所革命,建设一批示范性旅游厕所。加强旅游交通设施建设,提高旅游目的地进入通达性和便捷性,完善旅游绿道体系。

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涵盖旅行社、在线旅游企业、住宿、美食、文创

要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建立旅游服务质量评价体系,推广应用先进质量管理体系和方法,推行服务质量承诺制度。开发建设旅游服务质量评价系统,完善评价模型和指标,拓展评价体系应用场景,建设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服务质量评价体系。

同时,要推动旅行社和在线旅游企业的产品创新,提高专业服务能力。

加强导游专业素养、职业形象、服务品牌建设。实施导游专业素养研培计划和“金牌导游”培养项目,举办全国导游大赛,建立导游星级服务评价体系,开展导游执业改革试点。

优化住宿供给,支持特色民宿、主题酒店等创新发展。推动文化主题酒店提质升级,

提升旅游餐饮品质,推动旅游餐饮与文化结合,发展美食旅游。开发高品质的文创产品和旅游商品,推广“创意下乡”“创意进景区”模式。

做强国内旅游,振兴入境旅游,规范出境旅游

《规划》提出,要统筹推进国内旅游和入出境旅游发展,做强国内旅游,振兴入境旅游,规范出境旅游。

一方面,改善国内旅游供给品质,促进境外消费回流创新旅游宣传推广机制,实施国家旅游宣传推广精品建设工程,加强旅游推广联盟建设。

同时,实施入境旅游振兴行动,出台入境旅游发展支持政策,提升入境旅游便利化程度、涉外旅游接待服务水平。完善入境旅游推广机制,健全相关政策, 实施“美丽中国”全球推广计划,丰富入境旅游适销产品供给,提升入境旅游服务质量。

此外,推动出境旅游目的地国家和地区在语言、餐饮、支付等方面为中国游客提供更高品质的服务。加强与重点目的地国家旅游交流,推动中国文化传播。

03

旅游市场将更有保障

此次《规划》中明确提出,为 服务扩大内需战略,坚持培育和监管并重,做优做强国内市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提升市场监管能力,不断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和旅游市场体系。

强调尊重企业主体地位,加强政策引导, 改善营商环境,培育骨干文化和旅游企业,支持中小微企业专业化特色化发展。支持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互联网创业和交易平台等载体建设。 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区域文化和旅游企业综合服务中心,为企业发展提供服务。

值得注意的是,《规划》中特别提到要 推动旅行社转型发展,培育一批具有国 际竞争力、行业影响力的骨干旅行社和一批特色化、品牌化中小旅行社。

此外,《规划》还提出要深化文化、旅游与金融合作, 鼓励金融机构开发适合文化和旅游企业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扩大文化和旅游企业直接融资规模,支持符合条件的文化和旅游企业上市融资、再融资和并购重组, 支持企业扩大债券融资。引导各类产业基金投资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 推广文化和旅游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 模式。 完善文化和旅游企业信用体系,健全市场化融资担保机制。 推动文化和旅游基础设施纳入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范围。

在监管方面,未来,将加快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文化和旅游市场新型监管机制,开展文化和旅游企业公共信用综合评价, 推动实施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建设文化和旅游市场经济运行监测体系,实施风险评估和预警。将构建业务全量覆盖、信息全程跟踪、手段动态调整的智慧监管平台。

建立旅行社动态管理机制,健全旅游住宿业标准的监督实施机制。规范在线旅游经营服务,对在线旅游等新兴业态坚持包容审慎监管。

建立便捷高效的旅游投诉受理和反馈机制。开展文明旅游主题实践活动,推动文明旅游示范单位评定。及时查处整治突出问题,开展不合理低价游等专项整治,维护文化和旅游市场繁荣稳定。

04

发展布局将更均衡

国家文化公园为重点

目前,文化和旅游发展的城乡差距、区域差距依然存在,“十四五”期间,将进一步优化文化和旅游发展布局,通过东中西互补、点线面结合,以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重点, 将培育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示范区、革命文化继承弘扬样板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创新发展引领区,形成区域联动、城乡融合、均衡协调的文化和旅游发展布局。

在备受关注的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面,《规划》提出要 推进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等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整合具有突出意义、重要影响、重大主题的文物和文化资源,生动呈现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和鲜明特色,推介和展示一批文化地标,建设一批标志性项目。坚持点段结合,统筹管控保护、主题展示、文旅融合、传统利用四类主体功能区,建设一批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示范区。系统推进保护传承、研究发掘、环境配套、文旅融合、数字再现等重点工程。 完善中央统筹、省市负责、分级管理、分段负责的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管理机制。

值得注意的是, 《规划》中多次提到“黄河”相关的内容 ,包括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实施黄河文化遗产系统保护工程, 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带 ;推加强沿黄地区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以黄河流域部分县(市、区)为重点, 打造一批具有标志性的文化旅游项目 ;建设黄河文化遗产廊道,以黄河干流的流经县区为主要范围,以人类起源、文明历程、生产生活、水利遗产、水陆交通、 艺术荟萃、民族融合、人文景观、革命传统等主题为主要内容,多层次呈现黄河文化遗产资源的丰富内涵, 加强安阳殷墟、汉长安城、隋唐洛阳城和重要石窟寺等遗址保护。

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提出要加快 京津冀三地文化和旅游协同机制和平台建设 支持雄安新区文化和旅游领域改革创新,加快建设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 保护好长江文物和文化遗产,持续打造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深化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和旅游合作,共建人文湾区、休闲湾区。提升长三角地区在文化和旅游领域的一体化发展水平,加快公共服务便利共享,建设杭黄自然生态和文化旅游廊道,打造一批高品质的休闲度假旅游区 。

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 加强东北地区全域统筹,培育冰雪旅游、康养旅游和休闲农业业态。 以更大改革力度推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推进文化领域有序开放,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深入挖掘和利用中部地区特色文化和旅游资源,打响文化和旅游品牌。推动东部地区文化和旅游率先实现高质量发展,加快在创新引领上实现突破。

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加大对赣闽粤等原中央苏区支持力度,传承弘扬红色文化。 持续推进甘肃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曲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区等建设。开展文化和旅游援疆、援藏工作,推进定点帮扶。加快边境地区文化建设,建设一批边境旅游试验区、跨境旅游合作区。

在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方面,要 把文化和旅游发展纳入乡村建设行动计划 ,保持对脱贫县文化帮扶政策稳定,对脱贫县持续给予扶持。 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乡村旅游,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在有条件的乡村地区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工坊。实施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项目。 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改善配套基础设施,强化综合服务功能。

此外,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方面,要以城带乡、以文化人,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文化获得感。 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强化县城综合服务能力。 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建设,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推动公共文化设施和旅游公共服务融合发展。使城市成为人民高品质生活的空间, 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文化和旅游联动发展。加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文化遗产保护,保留传统风貌,延续历史文脉。 打造城乡文化品牌,提升城乡文化品位, 在城市更新、社区建设、美丽乡村建设中充分预留文化和旅游空间。